去年有個小師妹跟我聊天,說她剛做了半年的工作做得很鬱悶,主要是覺得上司不喜歡她,好像故意跟她作對似的,經常在挑她的刺。感覺做下去也沒有前途,很想辭職。
我問了她三個問題:現在離開,在這個公司學到了什麼?辭職了想做什麼工作?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再遇到一個不喜歡你的上司?被我問得啞口無言之後,她問我,可是我現在做得真的很不開心,我該怎麼辦?
我建議她,你不用馬上辭職,但是你可以以辭職為目標。
她問我,什麼叫以辭職為目標?為什麼以辭職為目標而不是直接辭職?
什麼叫以辭職為目標?首先要澄清,這裡說的以辭職為目標,不是指心猿意馬、身在曹營心在漢,而是將最終能夠辭職走向更好的公司和職位為目標。
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心裡時刻想著,如果我換工作,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職場競爭力才能找到一份更理想的工作?為此我現在需要做什麼準備?我相信,他會比很多想在公司混吃等死的人待得更長久。
因為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找一份更好的工作,所以他們更注重自己能力的提升。為了能在下一次找工作時能有一塊有利的敲門磚,他們更願意在現有的工作上做出成績,成為簡歷上值得一寫的一筆。而因為這樣,他們的工作會更突出,哪怕不辭職,也會容易得到上級的關注和升職加薪的機會。
而另一種人,因為抱著混日子的心態在工作,工作狀態肯定不會太好,也不會有太大的職場競爭力。所以,一旦公司出現變動,需要精簡人員時,首先被裁掉的,一定是這一批人。
為什麼要以辭職為目標地工作?首先,這比裸辭明智得多。
裸辭一時爽,求職火葬場。這是多少裸辭人的血淚體驗。尤其是有經濟壓力的人,在裸辭半個月後沒有找到工作,整個人就開始焦慮,甚至崩潰了。這個時候對工作的態度,不再是追求是不是自己的理想工作,是否適合自己,而是「能儘快找到工作」。這很容易陷入到另一個不滿意工作里去。
其次,有了辭職這個目標,會更願意去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如果我們想要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,一定是因為自己「值得更好的工作」。如何讓自己值得?就是讓能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。
同時,騎驢找馬,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。這也是對自己能力的檢驗。如果根本找不到一份更好的工作,說明自己就在這個水平,裸辭之後也不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。所以,與其不停抱怨公司如何不好,不如想想如何提升自己。
更重要的是,它經常給我們帶來意外的收穫。
前面說的那個小師妹,在那次和我聊天之後,決定先繼續干著,等到自己把該學的知識都學到了,給自己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再辭職。所以她不再整天揣測領導是否又對她不滿意了,只專註於自己當下的工作。有意思的是,在她還沒有到辭職的時候,上級主動找了她,肯定了她的進步,還把一個很重要的項目交給她負責。現在的她,已經是上級的左膀右臂,再也不提辭職的事了。
還有,它讓我們更能有效地預防職場危機。
現在的職場不再似以前,公司破產,裁員,甚至整個行業走向沒落,都不再是什麼新聞。被公司辭退之後一蹶不振甚至是自殺的新聞,也不少見。
這對我們的啟發是什麼?職場是其實是很殘酷的,企業更不是慈善機構。當有一天自己被取代的機會成本足夠低時,我們就很會被無情地拋棄,甚至不和你提前打聲招呼,做個預警。
而我們能做的,就是在危機到來之前做好準備。所以,最後真正會被辭退的往往不是那些時刻準備著的人,而是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的人,比如前兩年火極一時的「37歲,被辭退了就啥有不會的收費員」。
以辭職為目標,我們能怎麼做呢?第一,清晰定位自己的提升目標。
對自己接下來要找的工作最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,否則很可能在一個水平上不斷轉圈,而沒有真正的提升。
如何清晰目標?
打開各大招聘網站,把自己全部能想到的工作都找出來,根據上面的職責描述,找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崗位。然後,把這個崗位的相關招聘信息都找出來,把上面的招聘要求記錄下來,逐條比對,看當前的自己還有哪些條件不滿足。然後,針對性提高。
或者更簡單的,直接投幾份簡歷,去面試一下,如果被拒了,請對方公司談談自己還有哪些條件不符合要求。這幾個不符點,就是自己的努力方向。
第二,更加專註當下的工作。
每一份自己從事過的工作,我們都要把它變成自己身上的一道「年輪」,變成自己走上更高位置的墊腳石,而不是一段被浪費的時光和青春。
那如何讓每一份工作經歷為我們鋪路,成為走向更好工作的敲門磚呢?那就要我們在這份工作上有足夠的收穫。最重要的是,把事情做好,把能力提高!領導不喜歡?沒關係,把事情做好,把能力提高!不會搞同事關係?沒關係,把事情做好,把能力提高!工作沒意義?沒關係,先把事情做到極致!
很多時候,我們就是被工作以外的情緒左右太多,以致影響自己的工作狀態。
當我們把事情做好的時候,我們的個人影響力會隨之提高,很多原來我們十分在乎且無解的問題,在這個時候都會隨之解決。
第三,打造自己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。
如果自己的能力是帶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,我們就會有更大的議價空間。這很容易理解,物以稀為貴。無論是在當下的工作里,還是以後要跳到新的工作中,我們都應該讓自己的競爭力成為一塊大大的敲門磚和鋪路石。
那麼如何打造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呢?
最好是讓自己成為T型人才。在專業上,要夠精通。專業領域的知識積累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。所以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專業知識足夠深厚。其次,綜合能力和素質要高。
要知道,以辭職為目標,並不是對當前公司的不忠誠,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,這反而是對公司最大的忠誠。
比裸辭更明智的,是以辭職為目標的工作
去年有個小師妹跟我聊天,說她剛做了半年的工作做得很鬱悶,主要是覺得上司不喜歡她,好像故意跟她作對似的,經常在挑她的刺。感覺做下去也沒有前途,很想辭職。
我問了她三個問題:
現在離開,在這個公司學到了什麼?辭職了想做什麼工作?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再遇到一個不喜歡你的上司?
被我問得啞口無言之後,她問我,可是我現在做得真的很不開心,我該怎麼辦?
我建議她,你不用馬上辭職,但是你可以以辭職為目標。
她問我,什麼叫以辭職為目標?為什麼以辭職為目標而不是直接辭職?
什麼叫以辭職為目標?
首先要澄清,這裡說的以辭職為目標,不是指心猿意馬、身在曹營心在漢,而是將最終能夠辭職走向更好的公司和職位為目標。
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心裡時刻想著,如果我換工作,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職場競爭力才能找到一份更理想的工作?為此我現在需要做什麼準備?我相信,他會比很多想在公司混吃等死的人待得更長久。
因為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找一份更好的工作,所以他們更注重自己能力的提升。為了能在下一次找工作時能有一塊有利的敲門磚,他們更願意在現有的工作上做出成績,成為簡歷上值得一寫的一筆。而因為這樣,他們的工作會更突出,哪怕不辭職,也會容易得到上級的關注和升職加薪的機會。
而另一種人,因為抱著混日子的心態在工作,工作狀態肯定不會太好,也不會有太大的職場競爭力。所以,一旦公司出現變動,需要精簡人員時,首先被裁掉的,一定是這一批人。
為什麼要以辭職為目標地工作?
首先,這比裸辭明智得多。
裸辭一時爽,求職火葬場。這是多少裸辭人的血淚體驗。尤其是有經濟壓力的人,在裸辭半個月後沒有找到工作,整個人就開始焦慮,甚至崩潰了。這個時候對工作的態度,不再是追求是不是自己的理想工作,是否適合自己,而是「能儘快找到工作」。這很容易陷入到另一個不滿意工作里去。
其次,有了辭職這個目標,會更願意去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如果我們想要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,一定是因為自己「值得更好的工作」。如何讓自己值得?就是讓能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。
同時,騎驢找馬,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。這也是對自己能力的檢驗。如果根本找不到一份更好的工作,說明自己就在這個水平,裸辭之後也不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。所以,與其不停抱怨公司如何不好,不如想想如何提升自己。
更重要的是,它經常給我們帶來意外的收穫。
前面說的那個小師妹,在那次和我聊天之後,決定先繼續干著,等到自己把該學的知識都學到了,給自己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再辭職。所以她不再整天揣測領導是否又對她不滿意了,只專註於自己當下的工作。有意思的是,在她還沒有到辭職的時候,上級主動找了她,肯定了她的進步,還把一個很重要的項目交給她負責。現在的她,已經是上級的左膀右臂,再也不提辭職的事了。
還有,它讓我們更能有效地預防職場危機。
現在的職場不再似以前,公司破產,裁員,甚至整個行業走向沒落,都不再是什麼新聞。被公司辭退之後一蹶不振甚至是自殺的新聞,也不少見。
這對我們的啟發是什麼?職場是其實是很殘酷的,企業更不是慈善機構。當有一天自己被取代的機會成本足夠低時,我們就很會被無情地拋棄,甚至不和你提前打聲招呼,做個預警。
而我們能做的,就是在危機到來之前做好準備。所以,最後真正會被辭退的往往不是那些時刻準備著的人,而是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的人,比如前兩年火極一時的「37歲,被辭退了就啥有不會的收費員」。
以辭職為目標,我們能怎麼做呢?
第一,清晰定位自己的提升目標。
對自己接下來要找的工作最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,否則很可能在一個水平上不斷轉圈,而沒有真正的提升。
如何清晰目標?
打開各大招聘網站,把自己全部能想到的工作都找出來,根據上面的職責描述,找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崗位。然後,把這個崗位的相關招聘信息都找出來,把上面的招聘要求記錄下來,逐條比對,看當前的自己還有哪些條件不滿足。然後,針對性提高。
或者更簡單的,直接投幾份簡歷,去面試一下,如果被拒了,請對方公司談談自己還有哪些條件不符合要求。這幾個不符點,就是自己的努力方向。
第二,更加專註當下的工作。
每一份自己從事過的工作,我們都要把它變成自己身上的一道「年輪」,變成自己走上更高位置的墊腳石,而不是一段被浪費的時光和青春。
那如何讓每一份工作經歷為我們鋪路,成為走向更好工作的敲門磚呢?那就要我們在這份工作上有足夠的收穫。最重要的是,把事情做好,把能力提高!領導不喜歡?沒關係,把事情做好,把能力提高!不會搞同事關係?沒關係,把事情做好,把能力提高!工作沒意義?沒關係,先把事情做到極致!
很多時候,我們就是被工作以外的情緒左右太多,以致影響自己的工作狀態。
當我們把事情做好的時候,我們的個人影響力會隨之提高,很多原來我們十分在乎且無解的問題,在這個時候都會隨之解決。
第三,打造自己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。
如果自己的能力是帶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,我們就會有更大的議價空間。這很容易理解,物以稀為貴。無論是在當下的工作里,還是以後要跳到新的工作中,我們都應該讓自己的競爭力成為一塊大大的敲門磚和鋪路石。
那麼如何打造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呢?
最好是讓自己成為T型人才。在專業上,要夠精通。專業領域的知識積累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。所以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專業知識足夠深厚。其次,綜合能力和素質要高。
要知道,以辭職為目標,並不是對當前公司的不忠誠,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,這反而是對公司最大的忠誠。